TIFF 2015:侯孝贤谈《刺客聂隐娘》

“如今纯粹的形象已经很少见了,”侯孝贤说道。他与已故的杨德昌一样,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台湾新浪潮的先驱。和杨一样,侯孝贤从那时起就在世界电影中占据了非常特殊的地位——他是国际电影节上低调但举足轻重的人物,他可能没有经历过李安等其他亚洲导演所取得的主流跨界成功。吴宇森和王家卫的作品因其美学和结构而受到电影学者的研究。

这位现年 68 岁的台北电影制作人曾受到威尼斯和柏林的热烈欢迎,自 1988 年以来一直是戛纳的常客,当时他的电影尼罗河的女儿获得了导演双周的席位。

“有这样一个故事,一个女刺客甚至结婚生子了——当她完成任务的时候,她甚至杀死了自己的孩子。”
侯孝贤

值得注意的是,侯孝贤今年重返海滨大道时,凭借酝酿已久的项目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刺客,自 1993 年以来他的第一个戛纳奖傀儡师- 这是一部被认为不符合性格的电影。与他处理上世纪台湾历史和文化的典型作品相去甚远,刺客它既是一部以九世纪中国唐朝为背景的历史故事,也是一部由胡金铨和邵氏兄弟所推广的武侠电影。

然而,侯孝贤的长期崇拜者并不像戛纳电影节的观众那样感到惊讶——导演曾经谈到过这一点,他说:“我并不像西方评论家[可能]认为的那样每次都尝试新事物,而是我设定了不同的限制。”尽管如此,侯绝对没有想到刺客- 一个隐晦的故事,讲述了一名女杀手(舒淇饰)下令杀死她曾经打算结婚的男人 - 获得以科恩兄弟为首的评审团颁发的三个主要奖项之一。

“我知道欧洲人对形象有独特的看法,”侯说,“与美国不同。但我没想到他们会接受(我的电影),尤其是当我剪辑的时候。我做了很多跳剪,删除了所有我不满意的片段,或者演员的表演不适合我的片段。我很高兴他们能够欣赏我的电影。”之间的差距异常之大刺客和侯的上一部法国合拍片红气球的飞行2007年播放的《一种注目》引起了人们对制作问题的猜测。

过去,这位多产的电影制片人的上映间隔很少超过两三年。但侯声称刺客的拖延纯粹是出于务实。 “过去八年我担任台北电影节主席,然后担任金马电影节执行委员会成员,”他说。 “我觉得我无法同时做这两件事。我必须专注于我的总裁工作,当我的职责完成后,我开始准备刺客”。

侯的第一个停靠港是著名的《资治通鉴》,这是一部记载 960 年至 1279 年中国历史的编年史。随后进行了更多研究,侯发现那个时期的女刺客并不少见。 “唐朝有很多女刺客,”他说。 “那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时代,各种各样的女刺客。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将自己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中多年,只是为了等待合适的时机来完成他们的使命。

“有这样一个故事,一个女刺客甚至结婚生子了——当她完成任务的时候,她甚至杀死了自己的孩子。”尽管这似乎与社会现实相去甚远千年事或者卢米埃尔咖啡馆,侯坚称他的电影有一条强有力的线索:“人类。我关心人。”对于侯来说,这个因素使得选角成为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。 “首先是演员,”他说,“然后我会为他们每个人找到一个角色。寻找演员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。当你遇到像舒淇这样想合作的演员时,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”

“对我来说,”他继续说道,“这不是选演员的问题,而是为演员选角色的问题。如果我没有先找到演员,那对我来说会很困难。我更喜欢,而且我认为这样更快,先找到一个演员,然后为他或她写一个故事。”尽管侯精通武侠文学,但他的研究并没有延伸到重新审视武侠电影的起源,他指出,在计算机出现之前的时代,制作武侠电影极其困难,当时“他们无法很好地控制电线”。

侯的演员们没有接受过武术编排训练,需要数周的严格准备。 “他们必须一直练习,一开始,他们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脸部,”他指出。 “正常人施展武功大招,脸上都会露出痛苦的表情,但武功高阶的人却不会。冷酷的刺客脸上不会有任何表情,但一开始舒琪却忍不住。”

创建外观

批评家们不遗余力地赞扬刺客由于影片令人着迷的风格,侯坚称影片的一部分是他自然而然想到的。 “人脑不像计算机,”他说。 “我们先做研究,了解唐朝的生活方式,然后创建场景,一旦场景完成,我就会进行调整。例如,丝绸是唐代非常流行的材料。这种材料可以以非常美丽的方式反射光线。我们的制作设计师去印度和韩国购买了大量的丝巾。然后她用它们做了窗帘和衣服,在烛光下,颜色相当漂亮。”

虽然制作设计与氛围布景和地点完美契合,但侯对任何有关他面临拍摄挑战的说法不以为然。 “这很好,”他坚持说。 “我在中国找到了那些地方——有点失落的地方。它们不是旅游胜地。我们甚至不需要做布景装饰,一切就在那里。”尽管侯先生对一项重大事业的态度很随意,但他将来会回到更熟悉的领域。 “在下一个项目中,我将回到现代台北,”他说,“我还将把它与日本占领期间台北的过去混合在一起。”

“那时的台北面貌很不一样。那时有许多灌溉沟渠。它们仍然存在,但只在道路下面。我们大多数人都忽视了这一点。”然而,电影爱好者可以依靠侯孝贤将他们带回那里。

侯孝贤年表

  • 194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梅县;他的家人为了躲避中国内战而逃到台湾。
  • 1972年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学院电影系。
  • 1980 推出他的处女作《可爱的女孩》(又名《可爱的你》)。
  • 1986 年,凭借《生之时,死之时》荣获柏林金熊奖。
  • 1989 年《悲伤之城》荣获威尼斯金狮奖。
  • 1993年凭借《木偶大师》首次亮相戛纳电影节并获得评审团奖。
  • 1997 年奥利维尔·阿萨亚斯 (Olivier Assayas) 的纪录片《HHH:侯孝贤肖像》在威尼斯首映。
  • 2005年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黑泽明奖。
  • 2007 年,他的第一部非亚洲电影《红气球的飞行》在戛纳电影节上映。
  • 2007年在洛迦诺荣获荣誉豹勋章。
  • 2008年出任台北电影节主席。
  • 2015年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;加入威尼斯评审团。